憂鬱症在生活中的影響

# 議題倡議

三年前的夏天還沒有疫情,冷氣房裡的高中生們都奮筆疾書,也有很多壓力因子產生,他因為心裡難以消散的煩悶初踏輔導室,也頻頻對於精神科醫生的問題搖頭,卻仍得到憂鬱症的確認診斷。

剛開始的藥物是血清素,吃了會噁心想吐,持續了一個禮拜的噁心感讓他提早回診,醫生說這個藥物可能不適合你,卻換來下兩週的噁心感。醫生說:「開藥是種藝術,要開到病人適合的藥並適合的劑量需要時間探索,每種藥物都需要2–8週才能看見效果,所以在前期兩週不可以隨便停藥,不然就白費了」。也就是說有可能吃了好幾個月的藥最後才發現對自己沒有用。

"指考後就會好多了"醫生說。

以為減少了考試的壓力後一切就會好轉,但大學後不僅一切沒有改善,他更開始感受到焦慮、突如其來的難過,沒有任何外部刺激卻讓他淚流滿面,好難受、好無能為力、什麼事都做不了、活著好痛苦。他是這樣告訴我的。

“像是一個融化的人只能躺在床上”他說。

一次次回診、每兩週的調藥,他花了一年的時間不斷地在找尋適合他的藥物,這一年來他的憂鬱症愈發嚴重了,甚至有好幾天他都睡倒在藥物之中,醫生為了不讓他自殺只好讓他整天昏睡。吃藥後的生活他逐漸沒了情緒,雖然降到谷底的情緒比以往少了,但開心的感受也一併被奪走了,他成了一個沒有情緒的人。

“大一那年,他屢次自殺,多次被救起送至急診。”

因為沒辦法承受長久以來的情緒困擾,他嘗試結束自己的生命,每次洗胃後醒來都看見父親在身旁,他看不見父親眼中的情緒,但額頭上的汗水不禁流露出些許焦急。那年他決定休學,到急性精神病房好好治療,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在身旁,嚴格的環境也讓他沒辦法傷害自己,雖然沒有了自由卻是把生命放在一個被保護好的地方,或許短時間內對他是好的吧。

所幸高中與大學的諮商中心彼此銜接,故高中到大學他沒有停止心理諮商,成了他大學裡支撐他很重要的一份力量。今年大二,已經持續一年的心理諮商讓他了解是母親與他的關係讓他對自己壓力太大,嚴格要求的童年雖造就了禮貌至極的他,但加上血清素的缺乏,卻也讓他在青少年時初次發病。

憂鬱症大多都是因為心理與生理同時受影響的因素而發病。
雖然現在一天還是需要吃十六顆藥才能穩定情緒,但現在的生活很穩定,他一步一步走在紫荊大道上,期許自己能早日畢業,投入職場,變成一位發光的人。

--

--